医药工作

写在2024年冬至

时至2024年冬至 一年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过几天应该写一写今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了。 今天煮了点饺子,算是过了一个冬至节。 新一轮的带量采购已公布,新的产品也开始调研。基本上就是一些产品无法操作,然后再来一些新产品。适应的人留下来,不适应的人走了。

投入医药代表大军中

此时开始投入医药代表的行列中不是一个好选择,是个无奈的选择。 这个行业当下已不是高收入行业,只能算是普通略高的收入,但伴随的风险确是不低 不是我一个人这样,而是行业普遍是这个样子 从业人员收入开始减少,人员开始不断流失。临床医生已经开始麻木,随着医保严查、药品耗材带量、DIG/DIP执行医生的积极性也在降低。 此时入场,努力似乎不是那么重要,调整方向,面向基层市场或许才能有更好的出路。

无头绪的生活

行业的变化会影响到每个从业的人员。 第十批国家带量已经开始,具体执行时间未知。对于纳入带量的产品来说价格下降是无疑的,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收入锐减甚至是归零的时刻马上到来。 接下来将何去何从? 投入临床销售?可能是个出路,但也仅仅是短暂的维持。 进入特医的销售?未来会怎样?未知

秋风起,行业再迎变化

这次的变化已是在意料之中,有点坐等死神到来的意味,其实也没那么严重了。 中成药带量续标、扩围,第十批全国带量。两个药品圈的大事如期而至。做为前面工作的延续,行业对这种事也是没有太大的反应了。 入围的企业希望可以多报一些量,少降一点定价。以延续产品或者企业的生命。 回顾以往的带量,和行业内的一些政策。行业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明显了。 药品层面。基础治疗的药物价格肯定是要不断地降低,尤其是医保内的产品。从这些年来的降价情况来看,效果已逐步显现出来了。药品降价已是趋势,利润越来越薄也是不争的事实。负面的声音也逐步传了出来。 药品流通层面。因为流通企业赚的是明确的利润,在药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。所以这些年的合并、整合、倒闭潮也是此起彼伏。 药品营销层面。随着利润越来越薄,利润尚可的企业不断降低各层级的收入。利润下滑严重的当然是裁员分流,

简单分析了一下近期的工作

又到了半年工作总结的时候 最近分析了一下当前工作的外部环境、内部环境和个人的一些想法。 外部环境: 国家政策和行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。当然,在当下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好过。以往的暴利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,当前考虑更多的是生存下去,毕竟医药行业还是要好过其他行业的。具体有哪些严峻的形式就不多说了,有些是敏感话题不能说的。有些是国家政策,也不是我等蚍蜉能够去妄议的。 外部环境既然无法改变,就要想想怎么才能生存下去。要去拓展一些思路,原来不愿去做的业务现在也要想办法去做了。做了一个PPT准备在半年会议上对内部业务员讲讲,至于他们能听进去多少,就不管了。 公司内部 在我看来这个小团体基本上是处在风雨飘摇中的,有点即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感觉,而且团队负责人和老板还不自知。当然,他们是做短线的,后面的事他们也不会去管。 个人 在这种环境下赚钱有点像农民在土里刨食(其实还不如农民,起码农民不会工作日都上班),收入也仅够维持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