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的变化已是在意料之中,有点坐等死神到来的意味,其实也没那么严重了。
中成药带量续标、扩围,第十批全国带量。两个药品圈的大事如期而至。做为前面工作的延续,行业对这种事也是没有太大的反应了。
入围的企业希望可以多报一些量,少降一点定价。以延续产品或者企业的生命。
回顾以往的带量,和行业内的一些政策。行业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明显了。
药品层面。基础治疗的药物价格肯定是要不断地降低,尤其是医保内的产品。从这些年来的降价情况来看,效果已逐步显现出来了。药品降价已是趋势,利润越来越薄也是不争的事实。负面的声音也逐步传了出来。
药品流通层面。因为流通企业赚的是明确的利润,在药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。所以这些年的合并、整合、倒闭潮也是此起彼伏。
药品营销层面。随着利润越来越薄,利润尚可的企业不断降低各层级的收入。利润下滑严重的当然是裁员分流,
本人不炒股,也炒不明白,从一个局外的非金融非股民的视角来聊聊这件事。
最近股市大盘在普涨,有人说是要回暖,冲高到多少多少,有人借钱跑步进场,也有人回本后清仓,各种各样
股市嘛,本意是融资平台,让出股份,借入资金,赚钱大家一起分,亏钱大家一起扛。
涨与跌全看大家对企业(个股)的盈利判断。这里就存在着对企业的判断,也就是存在信息差。
国际金融我们还能说大环境,个股对大环境敏感,对企业经营也敏感,对庄家做市也敏感。各种的不确定性夹杂在其中,非小民能掌握的。
在我看来,炒股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技术指标。全看对信息的掌握情况。
所以,这波大涨是宏观层面的,不说把所有股票拉上去,至少会拉个70%
难得的可以在家过中秋节
小朋友甚是开心,但她还是不懂什么是过节。只是知道大人都在家,会做很多好吃的。
最近计划做一个营养方面的网站,重点聚焦特医方向。一方面记录一些特医的使用,另一方面科普一下特医。当然个人能力是有限的,能科普到什么程度就随缘了。
特医食品做为食品中的一种有着特殊意义的存在。
国内特医的兴起也就是最近几年的时间。做为营养治疗的主要力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特医从营养的供给侧对疾病治疗起到的作用,在过往的治疗中往往被认为是辅助作用,但现在的治疗理念中营养治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,甚至在个别治疗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。
目前已注册的特医食品的种类还并不算多,更多的集中在基础的营养供给。慢病领域的特医大多数集中在三期临床。
特医相关的法律也在逐步完善,但对于医疗机构准入特医的方面还没有大面积的解绑。
医保层面也是个别省份纳入了医保。更多的省份是赋予了医保编码,但未纳入医保,也未进行集中采购。